• slider image 317
:::
公告 黃宗賢 - 教務處 | 2022-03-18 | 點閱數: 219

壹、 依據:

一、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 110 年 5 月 14 日公告「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線上課程教學與學習參考指引」。

二、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10 年 5 月 19 日臺教國署學字第 1100062772 號函。

三、 教育部 110 年 5 月 18 日通報「因應疫情停課居家線上學習規劃」。

四、 教育部 110 年 5 月 20 日通報。

五、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10 年 9 月 17 日臺教國署國字第 1100121891 號函。

六、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111 年 2 月 14 日臺教國署國字第 1110017242 號函。

貳、 目的:

一、 協助本市所屬學校因應疫情停課,規劃停課及補課作業。

二、 引導教師於停課期間協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保障學生學習權益。

參、 停課前準備工作

一、 建立應變機制

(一)   組成應變小組與聯絡窗口

各校應跨處室組成學生學習應變小組(以下簡稱學習應變小組),由校長擔任召集人統籌事務推動及人力資源調配,並指派教務(導)主任為專責聯絡窗口與本局聯繫,以利資源調度。

(二)   建立溝通平台及管道

學校應建立並暢通停課期間親師生之溝通管道,以利停課後各項聯繫事項。

二、 整備資訊設備

(一)   盤點現有設備

學校應盤點校內資訊設備並備妥遠距教學所需設備(含近期已經補助各校之前瞻設備、電腦教室 PC 、班級 PC 、行政 PC 、平板電腦及無線 AP 等,以各校財管系統登錄在案之資訊設備為總量),以利教師授(備)課及學生學習。

 

(二)   建立師生借用原則

資訊設備以原校借用為原則,依序借予停課期間缺乏資訊設備及網路服務之學生、教師、行政人員。

(三)   申請支援管道

 學校資訊設備及網路服務不敷需求時,由學校向本局資訊中心設置之 6 個分區 12 所中心學校申請,並由分區中心學校提供協助;如有不足再彙報資訊中心統籌支援。

三、 規劃停課期間線上學習方式

(一)   建立自主學習專區

於學校網站首頁建置自主學習專區,並將停課期間之課程調整計畫,包括:停課期間每日領域學習內容重點、線上教學課表、數位學習平台網站連結等,掛置於專區中,以利親師生運用。各班導師應建立與家長暢通溝通管道,以利訊息傳遞。

(二)   線上學習規劃原則

1.學校採彈性多元方式實施線上教學,任課教師得視學生年齡階段,以同步視訊、非同步預錄影片、線上學習資源、徵用電視頻道、通訊軟體進行課程作業指導等方式,均可視為教師進行課程教學之工作內容。

2.學校實施線上教學期間,其各節課程之時段安排,以按既定課表實施為原則,另得視實際需要彈性調整之;任課教師於每節課程中,得依據班級學生之課堂反應及需求、考量學生學習效果及身心發展 (例如:視力保健、注意力維持等),彈性調整使用各種線上教學模式及其時間比率,並得延伸紙本閱讀、作業撰寫、分組討論、口語發表等多元方式進行課程安排。

3.運用多元教學與學習模式,促進課間高互動學習,如結合時事或議題設計主題跨域課程、專題導向學習(PBL)或探索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問題解決與批評思考能力,以提升學習動機與興趣。

(三)   規劃線上學習模式

1.教師遠距教學(同步模式)

(1)  視訊會議式平台(建議優先使用)

教師依規劃之課程進度,利用可雙向視訊對話的互動平台,如: Micosoft Teams 、 Google Meet 等,進行雙向視訊互動之遠距教學與評量。

(2)  聽講文字式平台

教師依規劃之課程進度,利用可單向視訊、文字互動的平台,如 Youtube 、 Google Classroom 、學習吧…等,進行聽講教學、文字互動的遠距教學與評量。

(3)  掌握學生出席狀況

教師於授課時應掌握學生學習情形,如有學生未依規定進行線上學習,應做成紀錄,以作為後續評定學習表現或處置之依據。

(4)  掌握即時性及互動性並進行評量

A.運用視訊會議式或聽講文字式平台進行遠距教學者,授課教師與學生之間應有即時性互動、適切的班級管理、問答與習作評量。

B.遠距教學內容應包含指定的學習任務、即時問答、作業分派、習作評量與回饋等項目,並將實施歷程資料(如線上平台學習歷程記錄、學習單檔案、出缺席紀錄…等)留存備查。

C.如以先錄製之教學影片作為授課內容,應事先規劃課前學習任務與重點、課中問答與習作評量、課後作業分派等,並適切掌握學生學習狀況。

(5)  授課對象

教師每節課授課時應以原任教班級為對象,除情況特殊者外,不併班上課;科任教師如任教同學年不同班級,為確保學習品質,採遠距教學時應分班實施,不宜同時間合併多班授課;實施混齡教學之學校得依原混齡班級之課程授課,不受上述限制。

2.學生線上自主學習(非同步模式)

(1)  可記錄學習歷程之平台(建議優先使用)

教師依規劃之課程進度,利用因材網、均一教育平台、學習吧等學習平台資源,規劃學生每日學習任務與評量作業,進行自主學習。

(2)  無紀錄學習歷程之平台

教師依規劃之課程進度,引導學生觀看公版直播教學、三大教科書出版社建置的線上學習資源、線上自主學習平台或本市國教輔導團整理的各學科知識地圖所連結之線上微課程教學影片資源,進行自主學習。

    (可參閱網站 http://www2.tn.edu.tw/hlearning/)

(3)  以採用「可記錄學生學習歷程」平台為優先,由學校鼓勵教師採用該模式,以協助師生熟習該學習平台之使用。

(4)  如採用「無紀錄學習歷程」平台,教師應事先規劃課前學習任務與重點、課中問答與習作評量、課後作業分派等,並適切掌握學生學習狀況。

3.混成教學

(1)  混成教學定義

廣義的混成學習則泛指結合應用不同的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教學媒體、教學科技的一種教學模式,涵蓋同步與非同步學習的一連串學習活動。

(2)  混成教學優點

根據國外實施線上教學的經驗,建議採混成教學的方式來進行,結合線上同步、非同步教學與線下活動等元多元模式較佳。

(3)  混成教學規劃原則

混成教學可同時運用線上同步及非同步教學,並搭配線下活動,例如紙本閱讀、習作或作業撰寫,讓教學時間更有彈性及避免注視螢幕時間過久,亦可進行師生互動,並提升學習興趣與成效。

(4)  混成教學規劃須知

同步及非同步課程設計比重,可視課程內容及學生資訊科技能力進行調整,並觀察上課情形與學生學習狀況滾動調整,其課程設計尊重教師教學專業及使用習慣。

四、 辦理教育訓練

(一)   熟悉平台工具

學校應儘速規劃研習時間,協助師生熟悉使用線上學習平台及工具,以利課程進行。建議學校擇一學習平台使用(Micosoft Teams 或 Google Meet),避免學生面對不同課程需使用不同平台。

(二)   確認師生帳號

各校資訊組長或資訊執行秘書應確認學校師生之 OpenID 帳號運作正常,如有尚未申請者應儘速協助上網申請,以利停課期間師生能順利登入使用相關之學習平台。

1. 教師認證:https://epassport.tn.edu.tw

2. 學生認證:https://estdpassport.tn.edu.tw

五、 停課期間學生學習計畫

(一)   計畫內容

應包含實施平台、實施方式、評量、未能線上學習學生之補救措施。並請填妥附表 1 送本局核定後,由學校向親師生說明,並公告於學校自主學習專區周知。

(二)   實施方式

各校應於計畫核定後實施,如停課時間急迫需先行實施,學校應於實施期間完成計畫並滾動修正,報局備查。

肆、 停課期間運作方式

一、 實施程序

(一)   確認停課期間各領域的學習規劃

學校接獲停課通知,校長應立即召開學習應變小組會議,確認停課期間學生在家各領域的學習規劃,並經課發會審查通過後(可採線上會議),公告於學校網頁自主學習專區,並利用親師生溝通管道,確認獲得資訊之完整。

(二)   送局備查:於停課後 5 日內將各領域學習規劃結果(附表 2)送局備查。

二、 實施原則

(一)   落實家長說明並尊重家長意願

學校應事先向家長說明,學生線上自主學習或教師遠距教學均屬正式課程節數,並提供家長學生學習課程表;對因故未能參與學生,由學校於復課後適時規劃並提供補救教學。

(二)   學生出缺席管控原則

1.學生停止到校上課或班級停課期間,學校實施居家線上教學屬正式課程,不另行補課。

2.請學校督導任課老師及導師主動關心學生參與線上學習之情形;如有學生遭遇困難(例如:身體不適、資訊設備問題、特殊家庭因素等),校方應先了解個案狀況,及時提供諮詢與協助,並從寬採計出缺席紀錄。

3.學生如無法按時參與同步線上教學課程,仍應事前告知任課老師,以利安排非同步學習內容,倘學生均無法參加線上教學課程,仍應依學校請假規定辦理。

(三)   配合學生學習進度與效果

1.課程應考量教師及學生作息與學生最佳學習效果,將停課期間自主學習進度與正式課程進度結合。

2.課程由領域授課教師共同討論訂定,於分配課程內容與進度時,以完成學習目標與內容重點所需時數為優先考量,不受各領域每周授課時數限制。

(四)   因故未能參與線上課程學習之學生,學校及教師應提供紙本或其他管道之教學資源,以維護學生學習權益。

伍、 復課期間

一、 學校應於復課後 2 週內召開課發會,依各領域教師在停課期間有關教與學之歷程資料,確認學生的學習成效與補救措施。

二、 停課期間線上教學時數採計原則

(一)   教師遠距教學者(同步模式):

若教師以視訊會議式平台(Teams 、 Meets)、聽講文字式平台(Youtube 、 Google Classroom 、學習吧)進行遠距教學,經確認有依規劃之課程進度完成,並有歷程紀錄者,可完全採計。

(二)   學生線上自主學習者(非同步模式)

1.    利用可記錄學習歷程平台者(因材網、均一平台、學習吧…等):若經確認有依規劃之課程進度,指導學生在學習平台上進行學習、完成教師指派的任務、作業或評量等,可完全採計。

2.利用無紀錄學習歷程平台者(公版直播教學、教科書出版社及其他線上學習平台或資源等):若經確認有依規劃之課程進度,指派學生學習任務、作業或評量等,並有教與學之成果紀錄,提供課發會討論後,可完全採計,或安排適當時間進行班級補救教學。

(三)   疫情趨緩學生恢復到校上課後,對部分因疫情無法到校上課學生,學校宜先規劃彈性作法,建議實施方式如下:

1.教室架設攝影鏡頭及無線麥克風,居家學生線上學習,倘實體課程有使用影片播放、教具操作或實作內容等,則應避免居家學生有不易觀看的情形。

2.提高實體課程使用數位學習平臺比率,避免整堂課程以講述方式進行,並引導學生運用因材網、 Cool English 英語線上學習平臺、均一教育平臺、學習吧及教科書出版公司等平臺資源,可利用平臺指派功課或任務,或電腦工具繳交作業。

3.授課教師依據實體上課進度及內容,指派線上學習平臺或線上學習資源,以利未到校學生實施居家線上學習。另可透過作業繳交及線上互動工具,瞭解學生學習情形,並及時給予課業指導。

陸、 評量原則及教學策略:

一、 評量方式:

(一)           對於居家線上學習之學生,請學校採從寬認定原則,以彈性多元方式進行學生學業成績評量。例如:運用數位學習平臺指派影片、練習題、互動評量或適性診斷任務,藉由系統化評量能快速了解學習弱點,並即時給予回饋。或運用學生上傳作品、專題、作文、繪圖、聲音等形式給予指導與建議,以提升學習成效,並增進學習信心。

(二)           課程任務指派或是作業上傳,以學生能自力完成,不須家長協助為原則;如確有需要請家長協助學生,則方式以簡單、易用為宜,避免頻繁操作。

(三)           學校原規劃之定期評量方式(例如紙筆測驗),因學生停止到校上課而有實施困難時,學校應依既有校內行政程序,召開相關會議(例如各學科「教學研究會」或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討論,審酌調整定期評量之次數或改採其他多元評量方式,並得視需求調整學期成績計算方式之日常及各次定期評量占分比率。

(四)           學校調整後之評量方式,及學期成績計算方式之日常及各次定期評量占分比率,於同一年級、同一科目之所有學生,應具有一致性。

(五)           疫情趨緩學生恢復到校上課後,對於部分居家線上學習學生之評量方式,建議學校維持現行從寬認定及彈性實施原則。定期評量以到校實施為主,倘學生有實施困難,學校得安排改採線上方式辦理,並與家長充分溝通;平時評量採前述彈性多元方式進行,並注意兼顧公平性。

二、 教學策略

(一)教師應就學生上網使用態度與行為(例如:上課態度及網路禮儀等)個人隱私及資訊安全議題,事前充分與學生及家長溝通,並與家長建立順暢溝通管道,以降低課程實施困難或問題產生,以利課程實施及了解學習情況。

(二)教師應視學生狀況(如:學生家中無人可協助居家學習、學習進度落後等),於課後時間適時提供輔導,或改以多元學習管道(如:紙本閱讀、習作或作業撰寫、觀看電視教學節目)輔助學生學習。

(三)教學過程宜有師生互動時間(如:同步教學時,在不侵害隱私權的前提下,讓學生以背景模糊方式適時開啟鏡頭及麥克風,或回傳聲音或文字訊息),並搭配獎勵制度,以提升學生參與感及學習成效。

(四)考量減少學生螢幕注視時間,可於非同步教學時使用紙本閱讀、書寫習作或學習單,並提醒學生眼睛需適度休息並注視遠處,也應適度運動及飲食以維護視力健康。

柒、 親師溝通與合作

親師之間建立溝通與合作管道,共同關心、引導及陪伴孩子,建立孩子的學習信心、居家線上學習與上網規範,依教師(導師或任教教師)所規劃時間上課、自主學習相關課程內容及作業撰寫,並善加運用數位工具向教師提問,以提升學習成效。另需提醒孩子宜適度休息及運動,以維持身心健康,建議運用方式如下:

一、   居家學習時建議家長和孩子需溝通及約定上網的時間與規則,可參考 「上網公約」( https://eteacher.edu.tw/Figures/poster/poster-2018-11-19-12-08-01.png ),訂立清楚的網路使用方式。

二、   協助安裝免費軟體,如網路守護天使 2.0「PC-cillin 家長守護版」 ( http://nga.moe.edu.tw ),協助學生安全瀏覽網路,避免接觸不當內 容,協助學生養成 3C 產品使用時間管理及正確的使用行為。

三、   重視孩子網路使用的安全以及教導合理使用網路資源(如:不點選不明 網址、不提供個人資料及帳密、定期更換密碼、不隨意轉傳及張貼不實訊息、文字與同步教學連結網址),避免產生相關問題。

四、   孩子需遵守網路使用時間及規則,引導孩子專注於學習活動,提供孩子線上學習資訊設備及網路,建議置於家中公共區域,以利了解學習情形。

五、   關心及參與孩子的學習進度與狀況,並適時的給予指導及協助或給予獎勵,建立孩心學習信心。

六、   非上課時間提醒孩子起來走動,讓眼睛休息,看看戶外及遠方。

七、   學習上的困難與問題,可鼓勵孩子運用線上學習平臺留言或使用通訊軟體等工具提問,以提升學習成效。

八、        善用資源:可參考教育部「中小學網路素養與認知網站」 ( https://eteacher.edu.tw/Materials.aspx?id=12 )及「全民資安素養網」(https://isafe.moe.edu.tw/parents)。

捌、 疫情趨緩後維持線上教學

一、全校性線上教學後續得以每月實施 1 次或每學期實施 3 至 4 次為原則, 各班級均須實施。學校得視不同年級,彈性調整次數,並應事前與師生及家長充分說明。

二、考量課後或假日實施線上教學,需家長陪伴照顧等因素,建議學校以 上課時間實施為原則。可由學校安排適當場地讓師生在校異地實施,或在原教室使用行動載具教學;得採同步、非同步及混成教學模式辦理。

三、鼓勵教師結合課程,讓學生練習在課餘時間使用數位學習平臺資源、運用線上工具自學、指派短時間延續性學習活動任務、線上繳交作業等方 式實施居家線上學習,以熟悉操作相關平臺與工具。

四、鼓勵學校研議各領域課程計畫時,每學期實施適當比率之線上教學。

玖、 滾動調整支援與服務

一、學校行政體系對於各項學習資源應發揮協調與調度功能,協助學生居家線上學習的多元與彈性的實施需求,提供不同的支援方式,在不同的教 學環境中連結親師生共同提升學習效能。

二、為促使學習不受環境限制,各校可就不同規模、環境及學習需求,修訂不同操作流程或參考手冊,並透過各項聯繫與溝通方式,讓親師生能共 同完成學習目標,確保溝通管道暢通讓家長也能獲取最新消息,以降低推行困難。

三、藉由檢視與意見蒐集,居家線上學習支援機制可更加貼近實際需求。學校可透過檢視教學成效或定期工作會議,與教師分享、討論精進作為及 問題解決方式,蒐集各項回饋意見納入後續實施的調整參考,以適應教學場域的多樣性。

四、確實掌握各項要素使教學更優質,教學資源的品質管控,學生學習吸收進度的評估與輔導,個人的身心健康管理以及家長的聯繫與協助,適時 檢視與調整以協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益。

五、學校提供教師調整教學進度的彈性,以及整備學校數位教學資源,以利後續到校上課時可持續銜接整合運用。

六、相關教育單位宜主動及關懷學校或教師實施線上教學情形,並視實施情形、困難或問題,提供所需協助,滾動修正相關實施方式或措施,以提 升線上教學品質及居家學習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