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學務組 - 教導處 | 2025-01-08 | 點閱數: 21

一、愛滋疫情現況: 我國愛滋疫情現況以年輕族群及男男間性行為族群最為嚴峻,愛滋感染者累計通報人數截至 102年12 月 31 日止,已達 26,475 人,其中 15-24 歲感染者共 5,302 人(佔全年齡層 20.03%),而近年來新增的 15-24 歲感染者中, 9 成以上是透過不安全性行為傳染(其中男男間性行為佔 8 成以上),而部分感染之傳染途徑與合併使用成癮藥物或網路交友導致不安全性行為有關。  

二、愛滋病知識(摘自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 http://www.cdc.gov.tw/):

  (一)認識愛滋病毒 愛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乏病毒(簡稱愛滋病毒)所引起的疾病。是一種經由性行為、血液或母子垂直傳染的疾病。愛滋病毒會破壞人體原本的免疫系統,使病患的身體抵抗力降低,當免疫系統遭到破壞後,原本不會造成生病的病原體,變得有機會感染人類,嚴重時會導致病患死亡。

  (二)傳播方式 愛滋病毒的主要傳染途徑是性行為、血液或母子垂直傳染,故輕吻、蚊子叮咬、日常社交生活,如擁抱、握手、共餐、共用馬桶、游泳、一起上班、上課、共用電話、水龍頭,均不會傳染愛滋病毒。

  (三)潛伏期 愛滋病的潛伏期,從感染到發展成為愛滋病患,快者半年至 5年,慢者 7年至 10年或更久。 愛滋病的「潛伏期」是指「感染愛滋病毒後,到發病的時間」。另外,感染愛滋病毒的「空窗期」指的是「感染愛滋病毒後,到可以被檢查出來的時間」。愛滋病毒感染後,通常需要大約 6-12 週才可以被檢查出來(現今已有較新的檢驗技術,可將空窗期縮短一半),因此在感染初期,可能檢驗不出來是否已經得到了愛滋病毒,這就是所謂的「空窗期」。空窗期時,病患感染者體內的愛滋病毒數量多,傳染力強,會將愛滋病毒傳染給其他的人。

 (四)治療方法與就醫資訊 目前愛滋病毒感染仍無法治癒,感染者必須像糖尿病和高血壓,耐心持續服藥才能控制病情,不規則服藥會導致愛滋病毒產生抗藥性,造成日後治療的困難。此外,必須採行安全性行為以防止不同株病毒重複感染,此為避免後續產生抗藥性病毒而無藥可醫的重要關鍵。  

三、有關感染/疑似愛滋之預防性投藥的方式及相關請求協助管道,相關處理流程如下:

(一)校園內若發生(疑似)暴露愛滋病毒之事件,例如觸碰到感染者的血液,為釐清是否感染愛滋病毒或其他血液傳染病之風險,可撥打疾病管制署 1922 民眾疫情通報及諮詢專線,並於暴露後 72 小時內前往愛滋病指定醫院就診(目前提供預防性投藥之醫院如附錄一),由醫師瞭解暴露之情形,評估是否需使用抗愛滋病毒預防性用藥(目前為自費,需服用 28 天金額約 2 萬元,可降低八成感染愛滋的機率)。

(二)對於校內學生遭受到性侵害或發生性行為的情形,亦可透過既有管道尋求預防性投藥的協助,有關醫療費用,衛福部已請所屬各縣(市)政府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將性侵被害人愛滋病預防性投藥所需之治療費用納入相關補助作業辦理。另衛福部已將該項補助項目列入「弱勢兒童及少年生活扶助與托育及醫療費用補助辦法」中,並於 103年1 月 1 日起實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38ZE_3z94c

 

站內搜尋

:::

課程計畫